我的高中是我文学的启蒙,让我热爱语文,热爱历史、政治,热爱文字的思维也逐渐形成。

我知道我喜欢文字。

我们班的语文老师很美,也很耐心。

有一次我特地把自己描写自卑心理的作文给她看。

她也看得很认真,把自己的想法跟我们班主任历史老师颜老师说了:她写的不错,这文字在我们学生之间是优秀的,但是和好文章,成熟的文字比还是不够的。

我若有所思,但写文字的内心蓬勃发展。

高中时代我看了很多小说、散文,还有一些杂志。

我们高二分班也是文科班,喜欢语文的同学多了。

很多同学上课偷偷看小说,擅长文字的同学就更多了,我也没什么特色了,语文成绩也时好时坏。

“大智若愚、大道无术”

这个是高中一个文字很厉害的女生给我的毕业手册里的留言。

如果现在的我会反驳:“大智若愚、虚怀若谷”

“像莲花一样”

,是班级里另一个很风云的男生给我的留言。

我也知道学生手册里大家也尽量挑好话留言,希望多年之后看到后自己还会欣然一笑。

但这两句留言我印象最深。

让我后来读到老子的《道德经》,发现自己当时和现在的不同和进步。

“断恶修善”

,修养有了,智慧也就来了。

大智若愚,大巧若拙。

老子《道德经》第七十章:知我者稀,则我者贵。

绝圣弃智,虚心无我,谦下不争,忘形释智,放下便是。

放下,说的容易,其则不易。

在不断的自我修心中,我才明白,修心是需要一股很强大的力量,断恶修善。

“恶”

不一定指的是你做的坏事。

它可能是种邪念。

一种纠缠你内心,不能言说的杂念。

像你脑海里的:疑心、躁心、多心、灰心、私心、贪心、嫉妒之心、骄傲之心、胆怯之心、恐惧之心、焦急之心、孤独之心……

所谓的先知先觉者,从来是保持自由和独立的不断前行者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